北斗伏羲參與起草的國家標準《地球空間網格編碼規則》批準發布實施
標準號:GB/T 40087-2021 |
中文標準名稱:地球空間網格編碼規則
英文標準名稱:Geospatial grid encoding rule
國家標準《地球空間網格編碼規則》由TC230(全國地理信息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上報及執行,主管部門為自然資源部(測繪地理)。
主要起草單位 自然資源部測繪標準化研究所 、北京大學 、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 、戰略支援部隊信息工程大學 、武漢大學 、建設綜合勘察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 、星際(天津)空間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浙江省測繪科學技術研究院 、寧波市測繪設計研究院(寧波市遙感應用中心) 、廣州市城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 、北京建筑大學 、北京旋極伏羲科技有限公司(北斗伏羲) 。
主要起草人 程承旗 、張坤 、鄧國慶 、兀偉 、童曉沖 、劉若梅 、陳波 、濮國梁 、劉小強 、張靜 、趙鑫 、李霖 、應申 、陳少勤 、王樹東 、江貽芳 、李丹龍 、張鵬程 、李林 、郭仕德 、郭賢 、解修平 、王小華 。
GB/T 40087對將連續全球空間離散為不同層次、分辨率的空間網格單元集合,并按統一規則進行代碼標識的方法進行統一規定,構建了網格化地球空間參考框架。GB/T 40087標準在充分考慮新技術發展和全球化信息應用服務需要,從全球三維網格剖分的新模式入手,并根據技術先進性、成熟性和通用性確定地球空間網格剖分和編碼規則方案。GB/T 40087網格剖分采用在地球參考橢球面上從經度(L)、緯度(B)方向等經緯差逐級四叉樹遞歸剖分地球表面網格,實現了對全球的無縫覆蓋和層次嵌套。在球面網格基礎上基于大地高方向逐級遞歸剖分形成立體網格的地球表面和空間立體網格一體化的網格剖分方案,實現球面網格和立體網格形成一致映射關系。網格剖分范圍從0級到32級共33級網格,其中32級網格在地面赤道附近大約為1.5 cm。GB/T 40087球面網格編碼采用采用四進制1維變長編碼法,編碼順序為Z序交叉,其編碼長度與網格層數一致。地球立體空間網格編碼在大地高方向二進制1維變長編碼基礎上,由地球橢球面和高度方向編碼組合構成。網格編碼反映了網格的定位信息和層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