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將至 時空網格先行 - 數字孿生與元宇宙
現實世界與虛擬世界如何實現時空連接?
人、物、事如何進行時空標識?
現實世界如何大規模建模?
是否有更有效的時空位置計算框架?
數字孿生是元宇宙的底層架構
物理世界與數字世界共用同一個空間模型——實現地球空間三維網格數據模型與遙感攝影測量系統、地理信息系統、社會經濟管理系統、5G 通訊系統、視頻監控系統、無人感知系統、網絡系統等在數字孿生形態中的萬物數據互聯互通。
現有位置參考系統的局限
基于坐標位置體系可以方便地確定地球上每一個“點”的位置,但描述一個“面”或一個“體” 的區域位置(簡稱區位)卻十分復雜,通常要用一串坐標來描述。
多維坐標不宜做數據庫索引主鍵,不同類型不同來源的數據類型、精度、格式不一致,缺乏統一的索引單元,難以直接通過地圖坐標進行整合。
北斗網格碼又名“北斗網格位置碼”,是一套新型全球空間位置框架和編碼方法,因被國家北 斗系統列為新的空間位置輸出標準而得名。其理論基礎是北京大學程承旗教授團隊自主發展的新 型地球空間剖分理論和大數據網格組織參考框架(GeoSOT模型)。北斗網格碼具有全球統一性、多尺度立體性、超強計算性、良好包容交互性等基本特點。
基于全球剖分網格的時空大數據底座
利用全球剖分網格作為空間單元可以方便地對各類數據進行統一索引,基于網格進行數據綜合分析應用,解決目前的技術難題。簡單說就是把網格作為一個個按照位置排列的集裝箱,把各類數據按照位置放進去,按照箱號進行展示、分析和服務。
基于時空網格編碼的數字孿生模型
基于時空網格編碼的數字孿生模型
城市數字孿生
建筑數字孿生
電網數字孿生
變電站數字孿生
環境氣象數字孿生
低空空域數字孿生
視頻空間數字孿生
5G信號數字孿生
水域數字孿生
地上地下全域數字孿生
北斗網格碼——面向數字孿生世界的時空大數據底座
北斗網格碼將為元宇宙提供一個基于物理世界的空間網格模型底座,實現地球空間三維網格數據模型與遙感攝影測量系統、地理信息系統、社會經濟管理系統、5G通訊系統、視頻監控系統、無人感知系統、網絡系統等在數字孿生形態中的萬物數據 互聯互通。